在中文里,引号是一对“”或『』的符号,用来标示直接引用、特殊含义、强调或讽刺的内容。它看似简单,却常常让人困惑:到底什么时候该用双引号,什么时候用单引号?引号内外还要不要加其他标点?下面用问答形式拆解。

问:写论文时,把鲁迅的话搬进文章,必须加引号吗?
答:必须。凡是逐字照搬他人原话,都要用双引号包裹,并在引文后注明出处。例如:
鲁迅说:“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,只要愿挤,总还是有的。”
如果只转述大意,则不用引号。
问: *** 热词“内卷”之一次出现在正式稿件里,需要引号吗?
答:需要。凡首次出现、意义尚不稳定或可能引发歧义的词语,都可用引号提示读者“此处有深意”。例如:
“躺平”并非字面意义的躺下,而是一种低欲望的生活态度。
问:想讽刺某产品的“高科技”其实很鸡肋,引号该怎么放?
答:把需要被质疑的词放进双引号,让读者瞬间捕捉到你的态度。例如:
这款售价万元的“智能”水杯,其实只能记录喝水次数。
问:引用的内容里又包含另一句引用,会不会引号套娃?
答:会,但规则清晰:外层双引号,内层单引号。例如:

老师转述校长的话说:“班主任提醒:‘明天七点准时 *** 。’”
他说:“我明天看“三体””。
1. 嵌套层级颠倒;2. 句末标点位置错;3. 书名未用《》。
他说:“我明天看《三体》。”
在网页标题或描述里,适度使用引号可以突出关键词,提高点击率。例如:
注意:标题里引号只包关键词,别把整个句子都框住,否则搜索引擎可能判定为堆砌符号。
答:中文习惯每段对话独立成段,段首加左引号,段尾加右引号。如果同一人连续说多段,只在最后一段结尾加右引号。

答:不能。保持语言环境一致:英文部分用" ",中文部分用“ ”,否则排版会乱。
答:可以,但破折号放在引号外,表示解释或转折。例如:
“人工智能”——一个被过度消费的词汇。
“引”人注意,“号”召重点:原话、新意、讽刺、嵌套,四大场景各就各位,标点位置别越位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