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身份到底该怎么拿?普通人能不能一步到位?下面用自问自答的方式,把主流路径、隐藏细节、常见误区一次讲透。
一、我到底适合哪条通道?
先问自己三个问题:
- 我有没有全球百强大学的学士或以上学位?
- 过去十年里,有没有连续三年担任高级管理或技术岗位?
- 家庭可支配流动资产能否随时拿出200万港币?
如果三条里至少满足两条,优才、专才、投资移民都能尝试;若只满足一条,可重点看进修移民或创业签证。
二、优才计划:打分制里最透明的赛道
1. 评分标准怎么算?
入境处把申请人分成“综合计分制”与“成就计分制”。
- 综合制:满分245分,80分即可递交,但110分以上才有竞争力。
- 成就制:奥运奖牌、国家级艺术奖、行业终身成就奖直接给身份,无需打分。
2. 高分仍被拒?关键在“赴港计划书”
官方拒信里最常见的理由是“未能证明对香港有实质贡献”。写计划书时务必量化:预计带来多少就业、年营业额、技术转移细节。
三、专才计划:先有香港雇主再谈移民
1. 雇主资质决定成功率
公司需满足:
- 成立满一年以上
- 本地员工不少于3人
- 年营业额300万港币以上
若雇主是上市公司或 *** 资助机构,审批时间可缩短至4周。
2. 薪酬低于行业 median 怎么办?
入境处会参考 *** 统计处公布的“工资中位数”。若低于中位数,需提交“不可替代性说明”,例如掌握独家技术、客户资源。
四、进修移民:1年读书+6年工作的曲线方案
1. 选校选专业暗藏门槛
八大的授课式硕士最稳妥,副学士或文凭课程续签风险高。热门专业如金融、计算机、供应链,毕业后找工作更容易。
2. IANG签证的隐藏福利
毕业后拿到的IANG签证无需雇主担保,可自由换工作;读书期间配偶还能拿受养人签证合法工作。
五、投资移民:3000万港币的新旧门槛
2024年重启的投资移民要求:
- 净资产审查:过去两年持续拥有3000万港币
- 投资范围:股票、债券、科创基金,住宅物业被排除
- 资金需存放7年,中途撤出即失去身份
适合高净值人群,但无法直接获得护照,7年后仍需通过通常居住转永居。
六、受养人签证:配偶、子女、父母谁可以跟?
入境处对“受养人”定义极严:
- 配偶:必须法律承认,同居伴侣不行
- 子女:未满18岁,或18-25岁全日制在读
- 父母:主申请人拿到永居后,父母年满60岁且内地无子女照顾才可申请
关键点:受养人签证与主申请人绑定,主申一旦断签,全家身份失效。
七、转永居的7年到底怎么住?
1. 通常居住如何界定?
入境处看“惯常住所、家庭主要成员、工作重心”。每年离港不超过180天是安全线,若因外派超过,需提供公司证明、香港纳税记录。
2. 7年里可以换路径吗?
可以。例如先读硕士拿IANG,再转优才,签证时间连续计算,不影响永居。
八、DIY还是找中介?
自问:
- 能否随时查看入境处最新指引?
- 英文或繁体文书是否熟练?
- 被拒后是否有时间申诉?
若以上任一答案为“否”,建议至少购买文书审核服务,而非全包套餐,避免信息不透明。
九、2024年政策风向
香港 *** 最新《施政报告》透露:
- 优才配额虽取消,但行业倾向更明显:金融科技、绿色能源、微电子
- 专才计划新增“资深工匠”类别,水电工、飞机维修也可申请
- 投资移民细则预计第三季度公布,可能引入“先获批后投资”机制
十、常见拒签原因排行榜
- 无法证明香港缺乏同类人才
- 雇主财务状况存疑
- 提交虚假住址证明
- 收入与职位严重不匹配
- 过往有逾期逗留记录
避坑技巧:所有文件留底扫描,递交前用入境处“文件核对清单”逐条勾选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