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被拒,但概率极低。只要材料扎实、逻辑自洽、面试表现自然,移民局通常不会刁难真正的夫妻。
---
一、移民局为何怀疑“真结婚”?
很多人以为领了结婚证就万事大吉,其实签证官最关注的是“持续共同生活的证据链”。他们怀疑的点通常集中在:
- 婚礼过于简单,无亲友出席;
- 夫妻分居两国,见面记录稀少;
- 社交媒体零互动,照片只有摆拍;
- 经济往来单一,大额转账无备注。
只要出现以上任意两项,案件就可能被标红,进入二次审核。
---
二、五大硬核材料清单
想一次性通过,建议按时间轴准备下列文件,并用彩色标签分类装订:
- 共同财务:联名账户流水、共同房贷或租房合同、水电网账单。
- 生活痕迹:同一地址的驾照、保险单、报税记录。
- 社交证明:朋友圈、Instagram、微博互动截图,需带时间戳。
- 亲友支持:至少三封来自不同国家的亲友宣誓书,附护照首页。
- 未来计划:一起购买的保险、已付订金的蜜月行程、配偶语言课程收据。
---
三、面试高频陷阱题与拆解思路
签证官的问题看似闲聊,实则句句埋雷。以下三题出现率超80%,提前排练可避免临场卡壳。
1. 你们之一次约会吃了什么?
别只说“中餐”,要具体到餐厅名、点了哪两道菜、谁付的款。更好翻出当天信用卡账单或大众点评截图。
2. 配偶昨晚几点睡觉?
看似隐私,实则测试日常了解。提前统一作息说法,并准备微信语音时间戳佐证。
3. 对方牙刷什么颜色?
最刁钻的一题。建议拍一张浴室全景照,把情侣牙杯、同品牌牙膏一并入境。
---
四、分居两地的补救方案
很多夫妻因为工作或学业被迫异地,此时需用“高密度联系+低频高质团聚”策略:
- 每天固定视频时间,用WhatsApp导出聊天记录;
- 每三个月轮流探亲,保留登机牌、酒店订单、景点门票;
- 重要节日(生日、春节)必须同框,照片背景需有当地地标+当天报纸。
一套做下来,即使分居两年,也能让签证官看到“情感浓度持续升温”。
---
五、曾被拒签如何翻盘?
收到拒签信先别慌,90%的案例可通过补充材料+法律陈述扭转:
- 逐条拆解拒签理由,用红笔标注可反驳的点;
- 针对缺失项,三个月内集中补强,例如补开18个月的联名账户;
- 撰写一封时间轴式解释信,用第三人称客观描述婚姻发展;
- 聘请移民律师做Case Law对比,引用相似获批案例。
二次递签时,把新材料放在最上层,并附目录索引,方便签证官快速定位。
---
六、DIY还是找中介?
如果满足以下三点,可大胆DIY:
- 英文水平达雅思6.5以上,能独立写解释信;
- 时间充裕,可每周更新材料;
- 婚姻线简单,无离异、前任担保等复杂历史。
反之,出现以下任一情况建议找持牌移民顾问:
- 曾有旅游签拒签史;
- 年龄差超过15岁;
- 同性婚姻且来自不承认国家。
---
七、时间线参考:从递交到贴签
| 阶段 | 耗时 | 关键动作 |
| 材料准备 | 2-3个月 | 开联名账户、拍婚纱照、整理聊天记录 |
| 在线递交 | 1天 | 上传PDF前用Adobe压缩至5M以内 |
| 体检与无犯罪 | 2周 | 选择移民局指定诊所,提前一周预约 |
| 面试(如需) | 30分钟 | 穿情侣装带原件,手机调至飞行模式 |
| 贴签 | 1周 | 护照寄出前拍照留底 |
---
八、最后提醒:别把“真”字写在脸上
签证官见过太多表演型夫妻,过度热情反而可疑。自然、琐碎、有矛盾才是真实婚姻的常态。比如:
- 吵架后拉黑微信,第二天又和好的截图;
- 一方把袜子扔洗碗机,另一方发朋友圈吐槽;
- 共同报税时因扣除项争论的邮件。
这些“不完美”的细节,往往比摆拍的婚纱大片更有说服力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