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新加坡主流投资移民通道要花多少钱?
目前官方认可且最常使用的路径是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(GIP),它把申请人分为三类,对应的投资金额如下:
- 方案A:成立新公司或扩大现有业务——至少250万新元(约人民币1.3亿元)
- 方案B:投资GIP基金——同样250万新元,但资金交由经EDB批准的基金打理
- 方案C:设立家族办公室——资产管理规模需≥2亿新元,其中5000万新元须部署在新加坡
二、除了官方投资款,还有哪些“隐藏账单”?
很多人只盯着250万新元,却忽略了附加成本,结果预算翻倍。自问自答:
1. *** 申请费是多少?
递交GIP申请时,需一次性缴纳1万新元,被拒也不退。
2. 律师与审计费大概多少?
*** 文件准备、商业计划书、审计报告通常3万~5万新元,若架构复杂可能更高。
3. 是否需要实缴注册资本?
方案A要求在新加坡注册公司,注册资本至少50万新元,但可动用,不算额外支出。
4. 家属附加费用有哪些?
配偶与子女可一同申请永久居民,但每人需额外支付100新元的入境准证费和120新元的多次往返签证费。
三、资金如何“落地”?分阶段付款时间表
官方并不允许一次性把钱全打过去,而是分阶段解锁:
- 原则性批准(AIP)后6个月内,先汇50%投资款;
- 完成投资动作(如公司注册、基金认购)后,再汇剩余50%;
- 若选择方案A,公司运营满3年且达到营业额、雇员等指标,才可申请最终永久居民身份。
四、对比其他移民方式,GIP真的最贵吗?
不少人问:新加坡还有EntrePass创业准证、Tech.Pass科技准证,它们是不是更便宜?
| 项目 | 更低资金要求 | 能否直接拿PR | 风险点 |
| GIP | 250万新元 | 可 | 资金体量大,审核严格 |
| EntrePass | 无硬性金额 | 需经营2年后转PR | 续签看业绩,拒签率高 |
| Tech.Pass | 无投资要求 | 需满足高薪或专利 | 政策窗口期短 |
结论:若资金充足且想一步到位拿PR,GIP仍是“最省心”的选择。
五、资金来源审查:新加坡到底查多严?
新加坡金管局(MAS)与EDB会穿透式核查:
- 提供近3年审计报告及银行流水;
- 若资金来自房产出售,需买卖合同、契税发票;
- 若来自股票减持,需券商成交单、完税证明;
- 任何大额现金存款都需解释来源,否则直接拒。
六、真实案例拆解:3000万人民币够吗?
背景:深圳制造业老板W先生,选择方案A。
支出清单:
- 投资款:250万新元(≈1300万人民币)
- 律师+审计:4万新元(≈21万人民币)
- *** 费用:1.1万新元(≈5.8万人民币)
- 公司运营成本(3年):约150万人民币(租金、工资、税务)
- 家庭搬迁及安置:约80万人民币
总计:约1556万人民币,预留20%缓冲,3000万人民币预算绰绰有余。
七、如何降低被拒风险?三大实操建议
- 提前半年做资金路径梳理:把大额进出账解释清楚,避免临时补税单。
- 商业计划书本地化:请新加坡本地顾问撰写,突出对GDP、就业的贡献。
- 选择“老牌”基金:若走方案B,优先挑有 *** 背景、历史回报稳定的基金,减少面试追问。
八、后续维持身份还要再花钱吗?
拿到PR后,仍需每5年续签一次再入境许可(REP)。续签条件:
- 公司年营业额≥500万新元(方案A);
- 基金投资未撤资且盈利(方案B);
- 家族办公室资产管理规模保持≥2亿新元(方案C)。
若未达标,REP可能只批1年或直接拒签,届时需要追加投资或重新申请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