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根据”后面到底能接哪些动词?
很多人写报告、做PPT时,都会犹豫“根据”后面到底该跟什么动词才地道。其实,只要掌握“根据+动词”的核心逻辑,就能迅速锁定高频搭配。
高频动词清单:10个最常用搭配
- 根据调查:用于引用数据或问卷结果
- 根据分析:突出逻辑推导过程
- 根据统计:强调客观数字
- 根据观察:体现现场或实验记录
- 根据研究:学术论文、行业报告必备
- 根据预测:展示未来趋势
- 根据评估:用于项目或风险判断
- 根据反馈:引用用户或专家意见
- 根据规定:对接政策、制度
- 根据经验:突出实践积累
如何区分“根据+动词”与“按照+动词”?
自问:两者能不能互换?
自答:多数情况下不能互换。
- “根据”强调信息来源或依据,后面常接“研究、调查、数据”等;
- “按照”强调执行标准或流程,后面常接“计划、制度、步骤”等。
例句对比:
- 我们根据调查发现,80%用户偏好夜间模式。
- 请按照流程提交审批,不要跳过任何环节。
学术写作中的进阶搭配
在论文或白皮书中,仅用“根据研究”显得单薄,可升级为:
- 根据实证研究:突出数据实验
- 根据文献综述:体现理论支撑
- 根据案例分析:展示具体场景
- 根据模型测算:强调定量工具
小技巧:在动词前再加限定词,能让句子更精准。
商务场景下的口语化表达
会议、路演、汇报时,可把正式动词换成更口语化的动词,听众更易接受:
- 根据打听→“根据我们打听到的行情”
- 根据摸排→“根据前期摸排的情况”
- 根据跑点→“根据我们跑点的反馈”
注意:口语场景需保持专业度,避免过度随意。
常见错误与纠正示例
错误:根据认为市场会回暖。
纠正:根据判断市场会回暖。
原因:“认为”是主观态度,缺乏客观依据;“判断”可接数据或逻辑。
动词前加修饰语,让句子更立体
在动词前插入副词或形容词,可提升信息密度:
- 根据初步统计
- 根据第三方调研
- 根据长期观察
- 根据多维度分析
示范:根据多维度交叉分析,我们发现Z世代更关注可持续包装。
如何快速积累更多“根据+动词”搭配?
自问:有没有高效的记忆 *** ?
自答:三步法:
- 阅读行业报告,高亮所有“根据+动词”;
- 建立Excel表格,按场景分类:学术、商务、媒体;
- 每周挑3个搭配写微博或朋友圈,强制输出。
动词替换表:让表达不再单调
| 普通动词 | 升级动词 | 示例 |
| 根据调查 | 根据抽样调查 | 根据抽样调查,二线城市渗透率已达65% |
| 根据分析 | 根据回归分析 | 根据回归分析,价格弹性系数为-1.2 |
| 根据观察 | 根据田野观察 | 根据田野观察,用户平均停留时长为7分钟 |
一句话掌握核心规律
记住:“根据”后面永远跟能产出信息或结论的动作,而不是单纯的执行动作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