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一提起“初雪”就只会想到“雪花”“洁白”,其实汉语里与初雪相关的词汇远比想象丰富。为了便于记忆,我把它们分成四大类:

“窗外下雪了”五个字太直白,怎样把初雪写得既生动又高级?我常用三个思路自问自答。
自问:雪落下只有一瞬,如何写出层次感?
自答:把“落下—堆积—融化”拆开写。
“先是零星几点试探,像谁不小心碰倒了盐罐;继而大片鹅毛倾下,屋檐在十分钟内长出白色獠牙;最后太阳一照,冰凌滴答成节拍,雪水沿着瓦沟偷偷溜走。”
自问:单写院子里的雪会不会太窄?
自答:把视线从近景拉到远景,再拉回特写。
“远处山脊被一条银线轻轻勾勒,像毛笔蘸了稀释的月光;中景的松林层层递进,墨绿与纯白相互挤压;近处的窗棂上,一粒玉屑恰好嵌进木纹的结疤,像刻意镶嵌的微型珍珠。”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自问:雪无色无味,如何写出“味道”?
自答:用通感,把冷意写成味觉。
“吸一口空气,齿缝间泛起轻微柠檬般的酸凉,那是初雪在舌尖悄悄融化后留下的冷香。”
“凌晨四点,路灯下的雪像被放慢速度的流星雨。我伸手接住一片,它并不急于融化,反而在我掌心躺成一枚六角形的透明邮票,仿佛要把整个冬夜寄往黎明。”
初雪 把世界按下静音键 只剩心跳 在胸腔里 踩出咯吱咯吱的脚印
“她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,雪粉从檐口扑簌落下,像有人提前为她铺好了婚纱的长尾。脚印一路蜿蜒到山楂树下,那里埋着去年未说出口的告白,如今被雪轻轻盖上了邮戳。”
把声音写进画面,文字就有了背景音乐。

“雪落在铁皮屋顶上,发出细碎的‘嗒嗒’声,像有人用指尖轻叩记忆;落在松针上则是‘噗’的一声闷响,仿佛把松果的鼾声又往深处按了按。”
“初雪是冬天写给大地的之一封情书,开头是风,落款是冷,而中间的每一个字,都在悄悄发光。”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