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30万移民究竟指哪些人?
官方口径里,930万移民并非单指某一年份的新增人数,而是过去十年通过技术移民、家庭团聚、投资移民、难民及人道主义通道累计获得永久居留权的群体。细分来看:
- 技术类约占57%,以IT、工程、医护为主;
- 家庭团聚类占28%,配偶与未成年子女是主力;
- 投资与商业创新类占9%,门槛普遍抬高至150万—250万澳元;
- 其余为难民及特殊人道主义签证。
2024年移民政策最新变化速览
1. 技术移民打分规则再升级
移民局悄悄把偏远地区加分从5分提到10分,同时取消部分短期职业清单的永居通道。问:哪些职业最受伤?答:市场营销、酒店管理等非紧缺职业基本告别一步到位绿卡。
2. 投资移民配额腰斩
商业创新与投资(BIIP)配额从13500骤减至5000,188C显赫投资者签证的持有期从4年延长至5年,且追加100万澳元合规基金要求。
3. 父母移民排队时间再刷新纪录
付费类父母移民官方审理周期已突破12年,非付费类更是达到29年。移民局给出的解释是“需求远超配额”,但业内普遍猜测 *** 有意用时间成本劝退。
930万移民如何影响本地就业市场?
澳洲国立大学最新模型显示:每增加1%的技术移民,本地高技能岗位工资上涨0.44%,但中低技能岗位竞争加剧。具体到行业:
- 医疗领域:移民医生占比35%,缓解乡村医生荒,却引发城市GP过剩;
- IT行业:程序员平均薪资因移民涌入五年下降8%,但AI与 *** 安全方向逆势上涨22%;
- 建筑业:技术移民无法填补蓝领缺口,导致技工时薪三年涨15%。
家庭团聚类移民的隐形门槛
很多人以为配偶签证只要关系真实就能过,其实移民局在2023年引入了“经济担保人收入测试2.0”:
- 无子女家庭:担保人年收入需达53,375澳元;
- 每多一名子女,门槛再增10%;
- 若担保人领过福利,需额外提供银行保证金,金额等同于新移民前三年可能领取的福利总和。
留学生转移民的“黄金窗口”还在吗?
过去十年,超过60%的技术移民来源于留学生。但2024年起:
- 毕业生工签(485)时长缩短:本科2年变18个月,硕士3年变2年;
- 职业评估机构EA、ACS同步提高英语要求,雅思6分时代终结,多数职业需四个7;
- 州担保邀请分数普涨:维州IT类裸分已飙至95,比疫情前高15分。
未来五年,930万移民的子女教育红利
移民二代在NAPLAN与ATAR中的表现持续领先:
- 东亚裔学生数学平均领先本地生1.5个年级;
- 但英语写作差距在11-12年级被反超,原因是批判性思维训练不足;
- 大学专业选择上,移民子女更倾向STEM与医药,本地生则扎堆商科与法律。
普通人如何抓住政策尾巴?
问:现在递交技术移民还来得及吗?答:选对赛道比抢时间更重要。
- 偏远地区州担:塔州、南澳仍有65分获邀案例,但需承诺居住三年;
- 雇主担保DAMA:英语要求降至雅思5分,职业清单放宽至养老护理、卡车司机;
- 全球人才(GTI):十大领域新增量子信息、新能源,无需打分,1个月可下签。
930万移民带来的城市更新
人口学家发现:移民聚居区房价涨幅普遍高于全市均值。以悉尼Hurstville为例,华人移民占比从2011年的34%升至2021年的52%,同期独栋屋中位价翻2.8倍。市政规划被迫调整:
- 高密度住宅审批提速,部分地块容积率从2.5调至4.0;
- 新建公立小学40%学位优先给非英语背景学生;
- 火车站加装普通话与粤语广播,成为常态。
写在最后的冷知识
你可能不知道,930万移民里有17%在入境后五年内选择回流,原因前三名是:父母养老、职业天花板、气候不适应。而留下的那部分人,平均每人为澳洲带来12.7万澳元的净财政贡献——这还没算上他们下一代的纳税潜力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