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“移民监”?
“移民监”并不是官方术语,而是华人圈里对“维持绿卡身份必须满足的居住要求”的俗称。美国没有一条法律明文说“每年必须住满多少天”,但移民法确实通过“**连续居住意图**”来判断你是否还想把美国当家。
核心标准:离境多久算“放弃绿卡”?
美国海关(CBP)与移民局(USCIS)在实务中采用“**6个月规则**”与“**1年规则**”两条红线:
- 单次离境超过6个月但不足1年:入境时官员会重点盘问,要求你证明“没有放弃居住意图”。
- 单次离境超过1年:法律上直接推定你已放弃绿卡,除非提前申请了**回美证(Re-entry Permit)**。
如何计算“离境时间”?
1. 以“自然日”还是“24小时”计算?
官方口径是**自然日**:只要跨了日期就算一天。例如,周一离境、周二返美,即算2天离境。
2. 多次短期离境是否累计?
不会简单相加,但**频繁往返**会被质疑“居住重心”已转移。CBP会看:
- 过去5年在美国的天数是否**超过一半**;
- 是否在美国有固定住址、报税、银行账户、保险等。
自问自答:常见场景拆解
Q:我每半年回美两周,能保住绿卡吗?
A:短期看可能过关,但**连续几年累计在美不足180天**会被视为“居住意图薄弱”。建议:
- 保留**水电账单、报税记录**;
- 申请回美证,一次性可获批2年有效期。
Q:疫情期间滞留海外超1年怎么办?
A:若未提前申请回美证,需走**SB-1回美居民签证**。需证明:
- 逾期滞留是**不可抗力**(航班取消、重症住院);
- 与美国仍有紧密纽带(房产、工作offer、直系亲属)。
如何主动证明“居住意图”?
与其被动解释,不如提前布局:
- 每年按时报联邦税,勾选“Resident”身份;
- 维持美国地址,用USPS信件、银行月结单作为证据;
- 申请回美证:I-131表格,离境前递交,指纹可在美完成;
- 保留社会联系:驾照、会员资格、子女学籍。
回美证与SB-1签证的区别
| 项目 | 回美证(Re-entry Permit) | SB-1回美签证 |
| 申请时机 | 离境前 | 逾期滞留海外后 |
| 有效期 | 2年(特殊情况下1年) | 与绿卡剩余有效期一致 |
| 审理地点 | 美国境内USCIS | 海外美国领事馆 |
| 成功率 | 高,材料简单 | 低,需充分证明不可抗力 |
容易被忽视的细节
- 转机也算离境:经加拿大、墨西哥陆路或邮轮离开美国,同样计入离境天数。
- N-400入籍的“连续居住”更严:入籍前5年,单次离境超6个月即打断连续性,需重新累计。
- 回美证≠免死金牌:若在海外犯罪或放弃纳税义务,仍可能被吊销绿卡。
实操清单:离境前必做的5件事
- 打印最近3年报税记录,随身携带;
- 开通**美国手机漫游**,保留通话记录;
- 委托亲友代收信件,拍照存档;
- 若预计超半年,提前90天递交I-131;
- 在护照上加盖I-551章,方便登机。
最后提醒
美国移民监的核心不是“天数”,而是“**你是否把美国当成唯一的家**”。与其纠结180天还是183天,不如把生活重心真正搬过来:孩子读书、配偶工作、自己报税。只要**证据链完整**,即使偶尔超期,也能有理有据地保住绿卡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