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把银耳泡发了三四个小时,炖了两小时,汤还是清清的,问题多半出在:品种、水温、撕朵大小。 - 品种:福建古田的“雪耳”或通江“段木银耳”胶质最厚; - 水温:冷水泡发保持细胞壁完整,热水反而让胶质流失; - 撕朵:泡发后撕得越碎,横截面越多,出胶面积越大。

一看颜色,淡黄或米白自然,雪白可能硫熏;二闻气味,有淡淡菌香无酸味;三捏手感,干燥轻脆、朵大肉厚为佳。
冷水没过银耳3倍,静置3小时,中途换一次水,把根部朝上利于泥沙沉淀。泡好后剪掉黄色硬蒂,再撕成指甲盖大小。
水开后下锅10秒快速焯烫,立刻捞出冲冷水,既能去硫又能收紧表面,后续更易锁胶。
冰糖在关火前10分钟加入,避免过早放酸败胶质;枸杞、红枣最后5分钟放,颜色鲜艳不烂。
① 撕朵后加一小撮糯米粉轻轻抓匀,静置10分钟,利用淀粉吸附残留硫并促进胶质溶出; ② 炖煮中途滴入3滴白醋,微酸环境可软化银耳纤维; ③ 关火后焖20分钟,余温继续让胶质释放,汤体更浓稠。

A:热水虽快,但会让表层胶质瞬间凝固,内部反而难出胶,口感发硬。
A:陶瓷内胆电炖盅直接选“甜品”或“慢炖”档,功率在150W左右,时间设定2小时即可。
A:关键在于保存。煮好后趁热装入消毒玻璃瓶,盖紧盖子,室温放凉后冷藏≤4℃,24小时内喝完即可。
银耳+雪梨+百合+冰糖,适合秋冬干咳。
银耳+桃胶+皂角米+代糖,控糖期也能喝。

银耳+桂圆+红枣+姜汁红糖,经期后连喝三天。
案例:用户A用即食银耳直接炖煮,结果汤稀味寡。 原因:即食银耳已高温灭菌,胶质在加工阶段已固化,再怎么煮也出不了浓稠感。 解决:务必选干制整朵银耳,从源头保证胶质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