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酥排骨怎么做?先腌后炸再复炸,锁住肉汁、外壳酥到掉渣,这是老广师傅口口相传的精髓。
一、选哪块排骨才够“酥”?
很多人随手买肋排,结果炸完发柴。正宗做法只用猪小排最前端“带软骨的脆骨排”,肉薄筋多,高温一炸,软骨变脆、肉质更嫩。
- 看颜色:鲜红带白筋,脂肪分布像雪花。
- 摸手感:按压迅速回弹,表面微干不粘手。
- 闻气味:只有淡淡肉香,无酸味。
二、腌料到底放不放五香粉?
老广师傅的答案是:不放五香粉,只用“盐、糖、酒、蒜”四味,突出排骨本味。
- 盐:2%比例,提前渗透。
- 糖:1:1中和盐,炸后回甘。
- 广东米酒:去腥增香,每500g排骨配15ml。
- 蒜泥:现捣现用,酶解肉质。
腌制时间:冷藏4小时起步,隔夜更佳,中途翻面一次。
三、裹粉用淀粉还是面粉?
传统做法用“生粉和澄面”7:3混合,生粉起酥,澄面增脆。
步骤:
- 排骨沥干,表面留少许腌汁。
- 粉类里加5%花生油搓成“沙粒状”,炸后更酥。
- 裹粉后静置3分钟“回潮”,粉层不易脱落。
四、油温多少才不起“油哈味”?
关键在“双油温”:
- 初炸:160℃,下锅后筷子拨开防粘,炸90秒定型。
- 升温:捞出后油温升至190℃,复炸30秒逼出油脂。
如何判断?丢一小块蒜,3秒内浮起且周围冒细泡,温度刚好。
五、出锅后怎样保持一小时不软?
老广有招:
- 炸好后放垫了厨房纸的竹筛,底部透气。
- 表面撒极细盐,利用渗透压吸走表层水汽。
- 静置5分钟再装盘,余温让内部肉汁重新分布。
六、常见翻车点自查
Q:外壳厚但咬开是空的?
A:裹粉前排骨表面水分过多,粉层与肉分离,需用厨房纸压干。
Q:放凉后腥味重?
A:腌料缺酒,或炸制时间不足,内部血水未熟。
Q:颜色金黄但口感硬?
A:初炸油温过高,表面快速结壳,水分锁在里面导致肉质发柴。
七、进阶版“蒜香避风塘”做法
在正宗基础上加一步:
- 面包糠50g、炸金蒜20g、干辣椒碎3g、盐1g混合。
- 排骨复炸后,锅留底油,小火炒香混合物。
- 倒入排骨翻匀,每块排骨被“金沙”包裹,酥上加酥。
八、老食客的隐藏吃法
把香酥排骨趁热丢进冰镇啤酒杯口,3秒后取出,外壳因骤冷产生更多裂纹,咬下去“咔嚓”声翻倍,啤酒麦芽香渗进 *** ,是广州大排档的不传之秘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