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黄酥怎么做?新手也能一次成功的完整流程
很多之一次尝试烘焙的朋友都会问:蛋黄酥怎么做才能层层起酥、咸香不腻?其实秘诀在于“**分阶段处理原料+精准控温**”。下面把家庭版做法拆成六大步骤,照着做基本零失败。
一、原料清单:为什么这些品牌更稳?
- 油皮:中筋面粉200g(推荐金像)、细砂糖20g、猪油65g、水85g
- 油酥:低筋面粉160g、猪油80g(总统无盐黄油也可,但起酥略逊)
- 内馅:现敲咸蛋黄16颗、红豆沙400g(顺南低糖版不腻)、高度白酒少许
疑问:猪油能不能换成植物油?
答:可以,但起酥效果明显下降,**成品容易发硬**。如果介意动物油,可用等量冷藏黄油替代。
二、蛋黄处理:去腥与出油的关键两步
- 生蛋黄表面喷白酒,180℃烤6分钟,**微微冒油即可**,不要全熟。
- 烤完立刻用厨房纸吸掉底部渗出的油,**防止后期过咸**。
有人把蛋黄直接包进豆沙,结果烤完发腥?原因就是少了“**预烤+去油**”这两步。
三、酥皮配方:水油皮与油酥的黄金比例
油皮需要**出膜**才不易破,油酥则要**软硬一致**。
- 油皮揉至扩展阶段,能拉出厚膜即可,**静置30分钟**让面筋松弛。
- 油酥抓成团后,**冷藏10分钟**再操作,夏天尤其必要。
常见问题:油皮一擀就破?
答:多半是松弛不够或猪油太硬,**室温软化到牙膏状**再混合。
四、包酥与擀卷:两次擀卷为什么必不可少?
之一次擀卷:从中间往两头擀成牛舌状,**卷2.5圈**;
第二次擀卷:接口朝上再擀15cm,**卷3圈**。
两次擀卷能让**层次更薄且均匀**,如果只擀一次,切面容易混酥。
五、烘烤温度:为什么先高温后低温?
- 200℃预热,中层先烤10分钟让**快速定型**;
- 降到170℃再烤20分钟,**缓慢逼出油脂**,颜色更金黄。
判断熟没熟:底部呈**焦糖色**且轻敲有空洞声即可。
蛋黄酥酥皮配方:低糖低油也能酥到掉渣
传统配方高糖高油,这里给出改良版,**减糖30%、减油20%**仍能保持酥松。
改良版酥皮原料
- 油皮:中筋面粉180g、低筋面粉20g、细砂糖15g、水90g、冷藏黄油55g
- 油酥:低筋面粉150g、冷藏黄油65g、奶粉10g(增加奶香)
操作差异点
- 黄油需**切1cm小丁**,冷藏到硬再操作,避免融化。
- 油皮水量增加5g,**弥补黄油延展性不足**的问题。
- 烘烤时间延长5分钟,**低温区170℃延长至25分钟**。
保存与回酥:三天后依旧松脆的秘诀
刚出炉的蛋黄酥外壳酥脆,但放一晚容易受潮?
- 完全冷却后立刻**真空密封**,常温可放3天。
- 次日吃之前150℃回烤5分钟,**恢复90%以上口感**。
- 冷冻保存可达1个月,吃前无需解冻,**直接180℃烤8分钟**。
失败案例分析:为什么你的蛋黄酥开裂露馅?
| 现象 | 原因 | 解决方案 |
| 顶部爆裂 | 豆沙含水量过高 | 炒制豆沙至**能抱团不粘刮刀** |
| 底部漏油 | 油酥比例过高 | 油酥减10g,或**戳小孔排气** |
| 层次模糊 | 擀卷时破皮混酥 | 每次擀卷后**冷藏松弛15分钟** |
进阶玩法:流心蛋黄酥怎么做?
在咸蛋黄中心挖孔,填入**冷冻芝士流心馅**(奶油奶酪30g+糖粉8g+奶粉5g),再包豆沙。烘烤时流心会缓慢融化,**切开后呈半液态**,口感更惊艳。注意流心馅必须**提前冷冻2小时定型**,否则容易烤爆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