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在家蒸出茶楼级叉烧包,却总在“皮裂、馅干、味寡”里打转?本文把师傅后厨的叉烧包怎么做与叉烧包配方比例是多少一次说透,从选肉到蒸制全程拆解,照着做就能收获松软爆汁的港式经典。
一、选肉与腌叉烧:决定爆汁与否的之一步
问:为什么自己烤的叉烧发柴?
答:部位选错+腌料比例失衡。
- 更佳部位:猪梅头肉(肩胛心)肥瘦三七开,烤后仍带胶质。
- 腌料黄金比:500g肉配生抽30g、蚝油20g、玫瑰露酒15g、麦芽糖40g、红腐乳5g、蒜蓉10g、五香粉1g。
- 关键步骤:腌12小时中途翻面;烤前刷麦芽糖水,230℃烤20分钟,翻面再刷再烤10分钟,出炉立刻包锡纸“回潮”10分钟。
二、叉烧馅调制:流心效果的秘密
问:茶楼叉烧包咬一口会流酱,怎么做到的?
答:靠“双重勾芡”与“油脂乳化”。
- 烤好的叉烧切丁,分两种:0.5cm小丁做口感,0.2cm碎末挂汁。
- 炒酱比例:叉烧汁80g+清水120g+蚝油15g+生抽10g+糖25g煮沸。
- 之一次勾芡:粟粉与水1:1调匀,边倒边搅至略稠。
- 第二次乳化:离火加入20g猪油与10g黄油,搅拌至光亮。
- 混合冷却:将叉烧丁与酱按2:1拌匀,冷藏1小时凝成冻,包时才不易渗水。
三、包子皮配方:松软不开裂的精准比例
问:叉烧包配方比例是多少才够松软?
答:低筋粉与澄面八二开,膨松剂双效组合。
| 原料 | 重量(g) | 作用 |
| 低筋面粉 | 400 | 主筋度低,口感绵 |
| 澄面(小麦淀粉) | 100 | 增加透明度与韧性 |
| 细砂糖 | 60 | 助发酵、提色 |
| 泡打粉 | 8 | 双效型,蒸时二次膨胀 |
| 酵母 | 5 | 低温慢发更稳定 |
| 猪油 | 20 | 增香、防干裂 |
| 温水(35℃) | 260 | 控制面团软硬度 |
四、和面与发酵:温度与时间的临界点
问:为什么面团发得很好却蒸完回缩?
答:发酵过度+蒸制火力突变。
- 和面:所有粉类过筛后中间开窝,糖、酵母溶于温水中倒入,边搅边拨粉,成团后加入猪油揉至“三光”。
- 一次发酵:28℃湿度75%发40分钟,手指戳洞不回缩即可。
- 排气分割:轻拍排气后分成25g剂子,滚圆盖保鲜膜松弛15分钟。
- 二次醒发:包馅后35℃醒20分钟,体积1.5倍大。
五、包制手法:不漏馅的“鲫鱼嘴”
问:怎样捏出自然裂口的“开花”?
答:靠“提褶不封口”与蒸汽对冲。
- 擀皮:中间厚四周薄,直径约9cm。
- 放馅:15g叉烧冻球置中,左手转皮,右手捏褶,收口留黄豆大小孔。
- 垫纸:包子底垫烘焙纸防粘,间隔2指宽。
六、蒸制关键:火力曲线决定成败
问:冷水蒸还是热水蒸?
答:必须热水足汽,分段调火。
- 预热:大火将水烧至完全沸腾,蒸汽呈直线。
- 入锅:包子轻放,保持2cm间距。
- 之一阶段:大火3分钟让包子急速膨胀定型。
- 第二阶段:转中火7分钟,内部熟透。
- 第三阶段:关火焖3分钟,避免骤缩。
- 揭盖技巧:先开小缝放汽,再完全打开,防止水滴回塌。
七、常见问题急救表
| 症状 | 原因 | 快速补救 |
| 皮发黄 | 泡打粉过量 | 下次减至6g,加0.5g食用碱中和 |
| 裂口不自然 | 面团太干 | 和面时加水10g,表面抹猪油 |
| 馅发酸 | 叉烧酱未冷藏 | 立即回锅加少量糖煮开 |
| 蒸后掉底 | 垫纸未刷油 | 撕纸前用刮刀沿边转一圈 |
八、进阶变化:三种口味一次掌握
问:想一次做多种口味怎么办?
答:基础叉烧馅里分三份,各加5g不同酱料即可。
- 蜜汁版:加蜂蜜5g,表面蒸好后刷一层光亮。
- 黑椒版:加现磨黑胡椒1g,带微辣回甘。
- 咸蛋黄版:包馅时塞入半颗咸蛋黄,爆浆升级。
照着这份叉烧包怎么做与叉烧包配方比例是多少的完整攻略,从选肉到出笼的每一步都给出可量化的答案。下次周末,不妨开炉试一次,茶香氤氲间,掰开包子那声“噗嗤”,就是对自己更好的奖赏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